信息与计算教研室规章制度

         2019-05-06        250

.教研室规章制度

()信息与计算教研室工作细则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础的教学单位,是学校教学计划的基层实施部门,直接担负着教师的管理、培养、考核,以及教学、科研各环节的组织和监控任务。为加强教研室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特制定本条例。

1.教研室的职能

1.具体组织教学工作,实施教学计划,检查各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保证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2.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抓好课程档案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

4.组织实施本教研室的师资培训培养工作,努力建立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5.协助数学与统计学院完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教研室的工作内容

1.教研室要定期召开会议,学习、讨论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以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要求,协助数学与统计学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3.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制定所教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做好课程档案的建设工作,及时申报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

4.完成本教研室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担任课程主讲的教师应达到数学与统计学院规定的相关教学要求。

5.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6次,每次活动要有记录和总结。

6.教研室的教师要根据每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进行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举办4次;

7.教研室的教师要按学校的要求进行相互听课、评课;并在期中和期末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检查落实。

8.教研室要做好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工作,以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

9.教研室负责所属课程的期末命题和阅卷工作,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考题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评阅一门试卷时,至少要有4名教师参与批改,进行流水作业。

10.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师资培养培训,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根据数学与统计学院的要求,实行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教研室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导师,并帮助他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11.教研室要做好各种文件及教学资料的归档和保管工作。

12.负责兼职教师的教学业务管理。

(二)信息与计算教研室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室是按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科研工作和师资培养工作的基层单位。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制定教研室活动制度。

1.教研室的任务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教学为中心,组织本教研室教师全面完成教学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组织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师资培养和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教研室的所属教师都必须参加教研室的活动。
    2.
教研室一般两周开会一次,有特殊事情可随时召开。开会内容主要是讨论教学和科研工作。

3.教研室主任负责整个教研室的工作,对教研室全体成员的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应有全面了解,对于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了较显著成绩的教师要加以表彰,并及时发现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较突出的问题应及时向数学与统计学院汇报。
    4.
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要求,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完成教学任务。督促教师备课、讲课、课堂讨论、课后答疑、考试考查等各个教学环节,检查教师是否按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5.组织并实施课程档案建设工作。教研室要制定课程档案建设规划,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所开课程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加强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的建设和管理,建立教学档案;组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分批建立试题库。

6.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教研室应根据专业课程特点,确定明确的研究方向。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

7.教研室要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6,教研室教师师每学期至少听课4次,并写出听课记录。同学科教师和教研室主任要经常参加听课,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学科的老师要密切合作,在教材使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作业布置批改、试卷命题、评分标准等方面要取得一致意见。各教研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教研室教师参加的观摩教学活动。

8.建立优秀教案评选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优秀教案评比活动,评选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院师资建设规划,制定教研室师资培养计划,对每个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要定方向、定任务、定要求、定措施。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指定导师,进行“传、帮、带”。重视教研室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形成职称、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
    10.注重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开展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建立教师教学工作考评制度。年终要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工作量为内容,由任课教师写出教学工作总结,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评议,院部做出鉴定,存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

11.定期开展自查评估工作。教研室应对照年度工作计划,围绕教学、科研、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检查总结并做出评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切实改进工作,更好地发挥教研室作用。

(三)信息与计算教研室听评课制度

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的有效方法。为促进听课、评课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本制度。

1.组织形式

由教研室主任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听评课小组,教研室主任任听评课小组组长。

2.听课要求

1. 教研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课6,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4次,并写出听课记录。

2.助教必须听主讲教师的课,青年教师应争取多听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以便尽快掌握授课方法和技巧。

3.教研室主任应听本教研室每位教师的课,且每学期至少听课一次,以便全面及时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

4.鼓励教师去听与所教课程相关的前期或后续课程,以便加强课程间的相互衔接。

3.听评课方法

1).听课前不事先通知被听课人,进行随堂听课。

2).听课前应先到教研室领取《听课记录表》,听完课后,填写《听课记录表》并上交教研室。

3).听评课小组听课后,组织听课人员进行评课,被评课教师也必须参与,评课后填写《评课记录表》。

4.评估办法

1.听课评估实行百分制打分,成绩由听课小组打出,取其平均分作为被听课教师的听课成绩。

2.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有一次听课成绩,并把它载入教学档案,作为教师工作质量考评的依据之一。

3.教研室在每学期初制定出本学期的听课计划,在每学期末对听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四)信息与计算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教研室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该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师授课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每位教师的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讲授内容的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教学的针对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教学方法、授课艺术;德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

2.集体备课的成员:教研室主任、主讲教师、教研室的其他教师、以及邀请的学院领导。

3.集体备课的程序:

按照教学计划,确定主讲教师;由主讲教师准备讲课的内容,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主讲教师完成讲课内容的准备以后,按预定计划,由教研室主任组织集体备课会;备课会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等,然后由参加备课会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主讲教师根据备课会的意见,结合自身教学特色,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认真修改教案、PPT课件,力求规范、科学。

4.集体备课应有记录和总结,并作为教学资料存档。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